第166章 枭首示众_一睁眼,甄嬛跪在我面前小产了
笔趣趣 > 一睁眼,甄嬛跪在我面前小产了 > 第166章 枭首示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6章 枭首示众

  几日后。

  翊坤宫。

  年世兰病重闭门不出,不过宫中倒也不算太过冷清,而且她休歇的这几日,并没有像外人看起来那么轻松。

  反而在背地里做了不少事。

  宜修被禁足,她正好就把黎贵人身边那些个心思不正的人,借着病中不愿有人打搅的由头都清了出去。

  虽然说起来,这个缘由很是勉强,但是谁也不敢多说什么。

  因为人人都知道华贵妃娘娘性格乖张,行事果断。

  而且打发人去旁的宫里的时候,都给了遣散银子。

  那些个奴才得了银子高兴还来不及能,也就都不会说什么了。

  而宫里,端妃和欣贵人带着两位公主倒是时常来探望。

  也便不算无趣。

  这日,午后。

  左右也是无事,端妃便带着温宜在翊坤宫中闲坐。

  二人坐在树下乘凉,一面赏着美景,一面看着四阿哥在一旁教温宜念诗。

  四阿哥温柔的细细念来,温宜便有样学样的说着。

  二人摇头晃脑的,看着实在是可爱。

  “妹妹可听说了?三阿哥以阿哥对奴才照顾不周为由,向皇上哭诉,而皇上也有意将他交给皇后抚养。”

  端妃放下茶盏,淡淡道。

  年世兰轻笑,“一直以来皇后便想要抚养三阿哥,如今也算得上得偿所愿了。”

  见她淡然的模样,端妃有些疑惑,“妹妹不意外?”

  “三阿哥身为长子,这点子野心和打算,是他该有的。况且齐嫔生前便和皇后交好,而三阿哥身为长子,交给皇后抚养,并不奇怪。”

  端妃看向四阿哥,又轻声道,“可如今看来,皇后虽被禁足三月,可是却得到了三阿哥,此事倒不知道是因祸得福,还是早有预料。”

  “因祸得福也好,早有预料也好,本宫都不在乎,如今本宫便只希望黎贵人腹中之子,能够早些落地。”

  年世兰叹息一声,舒展了一下眉头,看向远方。

  “黎贵人此子若是公主,皇上或许会准黎贵人亲自抚养,可若黎贵人次子是皇子,妹妹你可会……”

  端妃担忧地看了年世兰一眼。

  若是皇子落地,年世兰必是要争一争的。

  可是她如今身子病弱,如何能够防住阴毒的皇后?

  年世兰也没有说话,她的心里默默有着打算。

  这也是她为何称病不出宫的原因。

  再有三月,黎贵人腹中之子便要落地,她若是此时出了什么事,落进了皇后的圈套,恐怕便难得皇上信任。

  这也是她为何让哥哥定要快些辞官的原因。

  因为若是她背后站着的是年家,皇上定不会准。

  “四哥,你怎么不念了?方才那一首温宜都已经记下了。”

  温宜抬起头,奇怪的小眼睛看着弘历,拉拉他的衣袖。

  弘历似乎这才回过神来,看向温宜,温柔一笑。

  “温宜可比四哥预料的记得还要快,温宜真聪明。”弘历点了点温宜的鼻子,夸道。

  温宜听见四哥夸自己,便咯咯地偷笑起来。

  然后继续跟着四哥念诗文。

  可弘历嘴里念的是诗文,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刚才,额娘和端娘娘的谈话。

  若是,黎娘娘生下一个皇子。

  额娘会抚养他吗?

  毕竟黎娘娘只是贵人,定是需要一位娘娘抚养的。

  而且黎娘娘是翊坤宫中的嫔妃。

  似乎额娘抚养她孩子的可能性更大。

  可是如果额娘抚养了那个皇子,还会喜欢自己吗?

  他心里没有多大胜算,如此一来便更是疲倦了。

  原本以为解决了三哥,却没想到……

  ……

  年羹尧已然辞官,从前他的追随者,和包衣奴才各种为虎作伥。

  如今树倒猕孙散,没有了大树的庇佑。

  一时间,被抓的、被问斩的、下大狱的、抄家的……

  数不胜数。

  今日,更是搜出一本对年羹尧极尽阿谀之词的书。

  其中大肆指责如今雍正的年号不好,并说历史上以正字为年号的皇帝下场都都不好。

  胤禛勃然大怒。

  因为此书正是年羹尧从前的幕僚汪景琪所写。

  而其中大量对年羹尧的奉承之词,溜须拍马之文章。

  年家也遭到了叱责,年富年兴被降罪,不过还好,不至于危及性命。

  而汪景琪却被枭首示众,首级悬挂菜市口的惨烈下场。

  如此下场,不仅让年羹尧彻底明白了,皇上对他的地位早就忌惮良久。

  也更明白了,自己的妹妹是何其聪明。

  让他避过了这次灾祸。

  虽说辞官之后的日子过得不好,比不得从前大将军王的风光无限。

  可是比起全家的性命,和自己的性命。

  能有如此下场,已十分不易。

  而据说,胤禛下朝之后,虽然如此惩戒了年家和汪景琪,却犹觉不够。

  怒意不减。

  年世兰知道此事之后,便假模假样地,哭啼啼地跑去养心殿门口跪着,求皇上息怒,千万不要牵连哥哥。

  便说哥哥对皇上是多么的忠心。

  此事是幕僚陷害。

  最后干脆作势晕了过去。

  而同时命周宁海去联系朝中老臣,为哥哥说话。

  因为年羹尧早已辞官,由她这么一闹,好歹是贵妃,如此恳切。

  而朝内亦有不少年羹尧从前的老友,同为老臣,虽然不满,可见贵妃已然做到如此地步,便上书劝解胤禛,诉说年羹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。

  念在从前的功绩上,放他养老。

  有了年世兰联系的老臣加上一些大臣的劝解,胤禛的气也算是消了大半。

  可偏就是这时,一向小心翼翼的甄远道却出了事情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q9.cc。笔趣趣手机版:https://m.bqq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